一、“深度学习”概念界定
2005年,黎加厚教授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深度学习的概念。深度学习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和新知识,将它们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融合、与众多思想关联,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做出决策并解决问题的学习。
2016 年,冯晓霞教授在中国学前研究会学术年会上作了“区域游戏中的深度学习”报告,并以“五月的风”为例分析了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深度学习,首次将“深度学习”引入学前教育领域。
二、幼儿的深度学习
田波琼、杨晓萍教授在《幼儿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及支持策略》一文中提到: 深度学习不是指向复杂深奥的内容、也不偏向于“小学化”,它更多强调的是幼儿在学习中是否发生深层次思考,是否有真正高水平认知活动的参与。
从学习的性质、态度、目标、过程、态度、效果来看,幼儿的深度学习就是一种有意义、具有高投入的主动性、培养幼儿高阶思维能力、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于批判、促进幼儿高阶思维发展的一种高级学习。
三、区域活动中的深度学习
冯晓霞教授说:深度学习是一种有意义、具有长远效果的学习,可以通过创设包含问题的游戏情境、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适当引进“主题”以在教学与游戏之间搭建桥梁、尊重幼儿的兴趣及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思考等策略来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四、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对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主题形成的思考较少
(2)对幼儿批判性地建构知识的关注不够
(3)对幼儿知识的迁移与运用指导不足
(4)对幼儿发现和分析及解决区域活动问题的引导不足
五、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幼儿深度学习中,教师的支持体现
1.创设适宜主动学习的游戏条件
2.提供有效的游戏支持
(二)区域活动中,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1.注重激发幼儿区域活动中深度学习的主动性
2.注重鼓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批判和联系建构
3.注重引导幼儿学会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4.注重培养幼儿的高阶认知能力
5.注重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
六、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为深度学习学习的主题收集素材·要对幼儿深度学习的主题做判断选择
1.该事物是否具有潜在的学习价值?
2.对幼儿的发展存在什么意义?
3.包含着哪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4.有哪些可供深入学习的契机?
在深入研究了支持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进行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后,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在设计和引导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了创造一个富有探索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各种游戏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在游戏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解决问题,从而在认知、社交和情感等多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发现他们在游戏中的需求和挑战。通过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支持,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克服困难,进一步深化他们的学习体验。这种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游戏中儿童的深度学习